吸烟有害健康。本站含有烟草内容,18岁以下人士请勿光顾。

国家局网站

永葆初心 情暖乡村“郑”兴路——记遵义卷烟厂驻村工作队队员郑坤

发布时间:2025-03-11 来源:万搏官方网页版 作者:万搏官方网页版 点击次数: 打印 字号:

黔北群山叠翠间,遵义市正安县瑞溪镇团结村的清晨总被云雾笼罩。这个海拔900多米、面积9.13平方公里的偏远山村,全村户籍人口1600多人,常住人口380余人,其中大部分是留守的银发老人。

在田间地头、村民家中,总有这样一个身影来回奔波,或了解生活情况或收集农副产品或问寒问暖……他就是万搏官方网页版遵义卷烟厂派驻团结村工作队队员郑坤。


做群众身边的“知心人”

图为郑坤走访了解留守老人家庭情况

干好驻村工作,首先要做群众身边的“知心人”。

刚到团结村,郑坤便一头扎进村子的各个角落,开始走街串巷“拉家常”“探情况”“问需求”。与村民围坐在一起,促膝长谈、宣讲政策、答疑解惑,将“急难愁盼”问题一一记下。

“抓住党员这个‘牛鼻子’是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的重要抓手。”通过一次次群众会、院坝会、主题党日等活动,郑坤不断引导党员带头参与乡村治理,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一线充分彰显。

矛盾调解,是郑坤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件“棘手事”。

陈代明、陈代奎两堂兄弟因修房子占地起了争执,堂弟陈代明多占堂哥陈代奎3分土地,两家闹得不可开交。

郑坤得知这一情况后,和村支两委成员第一时间介入调解。

大家都是一家人,为了这点地伤了和气多不值当。”

“咱们一起想想办法,既要解决问题,又要让大家都和好如初。”

“要不然把这块地用来修建公共厕所,两家共用,化粪池产生的农家肥也能供两家使用,你们觉得怎么样?”

在场人员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和协调,最终“在多出来的土地上修建公共厕所”方案得到了两兄弟认可。随后他们握手言和,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。

除了调解矛盾,郑坤最牵挂的还是村里的留守老党员和脱贫户。“在国庆、春节等时间节点,工厂乡村振兴工作组会到村里来看望慰问老党员,为他们送去米、油等生活物资。”

不过,“如何让村民手中的滞销农副产品销售出去,增加收入?”却是一件“事关长远的大事情”。

这时,郑坤化身为一名“带货员”,挨家挨户收集土鸡蛋、土鸡、蜂蜜等特色农副产品,并通过微信群、朋友圈、直播、电话等方式打通销售渠道。

“咱这土鸡蛋比城里的香!”“蜂蜜带着山花香哩!”在遵义卷烟厂职工食堂门口,“售货员”郑坤热情洋溢地为团结村农副产品“打广告”。而他的手机里,“团结村农副产品订购群”的消息也响个不停。

2024年,在郑坤的努力下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帮助80多户脱贫村民及返乡创业青年销售农副产品达7.7万元。



做乡村发展的“热心人”

图为团结村辣椒种植基地

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。

站在辣椒种植基地,火红的二荆条映着郑坤那被晒黑的脸庞。

“当初让统一种辣椒,乡亲们头摇得像拨浪鼓。”他笑着回忆起辣椒种植产业发展初期的艰难。

郑坤刚到团结村时,正值瑞溪镇大力发展辣椒、高粱种植。可一开始村民们并不愿意统一种植,一来是担心“卖不掉”,二来是放不下“好土地就应该种庄稼”的传统观念。

“破冰”迫在眉睫。于是郑坤和村支两委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动员,发动老党员带头种植做“示范”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村民们逐渐打消了顾虑,纷纷行动起来。

等到辣椒和高粱丰收后,郑坤和村支两委已提前联系好烘干厂进行统一收购,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。

“这‘红票子’比高粱穗还喜人哩!”烘干厂的卡车开进村头,村民们手里数着红彤彤的钞票,脸上乐开了花。

图为郑坤在帮忙采收辣椒

2024年,在遵义卷烟厂1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的帮助下,团结村种植辣椒80亩,带动周边12名有劳动力的家庭经济困难户就业,辣椒产量64000斤、创收12.8万元。



做群众身边的“有心人”

驻村以来,郑坤始终把群众的“烦心事”“揪心事”放在首位。

“村里有的地方缺水严重,尤其是冬季煮饭、洗菜、喂养牲畜都成困难。”

团结村群株山组位于高海拔山区,地势高、水源少,尤其在枯水时期,容易出现季节性缺水,村民基本的生活用水都难以保障。

郑坤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立即开启了“寻水之旅”。

在和村支两委协商后,梳理形成“村民缺水台账清单”,并同步开展水源定位工作。

最终,村里集资开挖了一口水窖,铺设管道2500余米,彻底解决了群株山组20户76人的饮水问题。

图为郑坤和村民一起寻找水源

群株山组饮水问题解决后,郑坤又开始为杨柳井组夜间照明发愁。

“每逢春耕、秋收等农忙时节,杨柳井组村民早出晚归,黑灯瞎火,夜间出行十分不便。”

郑坤了解情况后,积极向“娘家”反馈,争取帮扶资金。遵义卷烟厂乡村振兴工作组经过实地调研,将“路灯安装、人居环境改善”作为2024年度团结村党建帮扶项目,捐赠帮扶资金10万元。

2024年11月初,20盏太阳能路灯在杨柳井组村民集中居住点顺利安装调试完成。

“现在路灯亮了,我们心里也亮堂了,晚上出门再也不害怕了。”夜幕降临,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,仿若银河坠落山间,照亮了杨柳井组61户、242名村民夜间出行的道路,也照进了群众的心窝窝。

当团结村火红的辣椒、高粱再度映入眼帘时,这个高山间的村庄又将是一派红红火火的好“丰”景。